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是如何划分的?
我家人之前在医院治疗时出了医疗事故,现在涉及到责任鉴定划分问题。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则,想知道医疗事故责任鉴定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划分结果对后续赔偿等事情有啥影响。
展开


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的划分是处理医疗纠纷时的关键环节,它主要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来确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这几种。完全责任指的是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也就是说,如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错是导致患者损害的唯一原因,那他们就需要承担完全责任。打个比方,医生在手术中因为疏忽用错了药,直接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这种情况就可能判定为完全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对患者损害的发生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但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患者自身有一些基础疾病,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医疗机构存在一定过失,但患者的损害主要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患者不遵守医嘱,同时医生在用药剂量上有轻微失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承担次要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这表明医疗机构的过失对患者损害的影响比较小。例如,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记录病情稍有偏差,但对患者最终的损害结果影响不大,此时可能判定为轻微责任。 责任划分结果对后续的赔偿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来说,承担的责任比例越高,赔偿的金额也就越高。所以,准确的责任鉴定划分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