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事故赔偿后怎么定责?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医院也进行了赔偿,但我不太清楚之后责任该怎么确定。我想知道依据什么来判断医院和医护人员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是按什么流程来定责的呢?这对我后续是否继续维权很重要,希望了解一下。
展开 view-more
  • #医疗定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疗事故赔偿后定责是一个较为严谨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通俗来讲,就是医院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因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不小心给病人造成了伤害。 定责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多方面的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该条例规定要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比如,如果患者本身病情就比较严重,而医院的过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损害后果,那么医院的责任可能相对较小;反之,如果患者原本病情较轻,完全是因为医院的错误操作导致了严重后果,那么医院的责任就会比较大。 定责的流程通常如下:第一步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组会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查看相关的病历资料等,然后根据事实和专业知识作出鉴定结论,明确事故的等级以及医方的责任程度。第二步,如果医患双方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那么就可以按照鉴定结果来确定责任。如果有一方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在确定责任主体方面,医疗机构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因为医务人员是在医疗机构的组织和管理下进行医疗活动的,所以医疗机构要对其医务人员的行为负责。但是,如果医务人员存在重大过失或者故意行为,医疗机构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医务人员追偿。例如,医生严重违反操作规范,故意不按规定进行治疗,导致患者受到伤害,医疗机构在赔偿患者后,有权要求该医生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此外,卫生行政部门也会在定责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违法行为,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比如,对违规的医疗机构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违规的医务人员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活动甚至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