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追诉期是多少年以上?


在探讨医疗事故追诉期之前,我们需要先区分两个概念,即诉讼时效和追诉时效。它们适用的法律场景有所不同。 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民事赔偿方面。在医疗事故中,当患者要求医疗机构进行民事赔偿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因为医疗行为受到损害,并且知道是哪个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时起,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如果超过三年才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对方可能会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患者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例如,患者因为重大疾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及时主张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而追诉时效则主要适用于刑事犯罪方面。如果医疗事故构成医疗事故罪,就会涉及追诉时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医疗事故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在五年内没有被司法机关发现并立案侦查,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在医疗事故中,如果是要求民事赔偿,要注意三年的诉讼时效;如果涉及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追责,要关注五年的追诉时效。患者和家属在遇到医疗事故时,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