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确定折现率的方法。 首先是风险累加法。这种方法是把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相加来确定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通常可以参照国债利率或者银行存款利率,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就能获得的收益。而风险报酬率则需要考虑与无形资产相关的各种风险,比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虽然没有直接规定风险累加法的具体操作,但强调了评估师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这就为风险累加法的使用提供了指导原则。 其次是市场比较法。它是通过寻找与被评估无形资产类似的交易案例,以这些案例中的折现率为参考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折现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确保所选取的案例与被评估无形资产在功能、市场条件、收益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不过,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市场比较法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规定,但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评估师需要遵循《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中关于评估方法选择和使用的要求,保证评估过程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再者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该模型主要考虑了系统风险,通过计算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来确定折现率。其公式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收益率 - 无风险报酬率)。其中,β系数反映了资产的系统性风险程度。这种方法在我国金融市场和评估领域有一定的应用,虽然相关法律没有直接针对该模型的具体条款,但评估师在使用时需要遵循《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另外,行业平均收益率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以同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经营状况相对稳定的无形资产。在确定行业平均收益率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行业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调整。同样,相关法律虽然没有对该方法的具体细节进行规定,但评估师要依据《资产评估执业准则》的要求,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总之,在确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时,评估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准则和规范,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