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银行卡冻结的方法有哪些?


当遭遇网络诈骗时,冻结相关银行卡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措施,这有助于阻止诈骗分子进一步转移资金,为挽回损失创造条件。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网络诈骗银行卡冻结的常见方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 银行自助冻结 你可以通过拨打银行卡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按照语音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行临时挂失冻结。也可以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在账户管理选项中找到挂失或冻结功能,自助进行操作。一般来说,自助冻结的有效期通常为 24 - 72 小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方便快捷,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但它只是临时冻结。法律依据方面,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有义务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储户提供账户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协助储户进行账户挂失冻结。 ### 警方冻结 一旦发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如果认定该银行卡涉及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警方会按照法定程序,向银行出具冻结通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要求银行对涉案银行卡进行冻结。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过程中,根据需要有权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这种冻结方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冻结,冻结期限通常为六个月,经法定程序可以进行续冻。 ### 法院冻结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受害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诈骗分子返还被骗款项,并且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在审查符合条件后,会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然后,法院会向银行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对涉案银行卡进行冻结。这一措施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法院为了保证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 总之,当遇到网络诈骗需要冻结银行卡时,要尽快采取行动,优先选择银行自助冻结进行临时止损,同时及时向警方报案,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借助法院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