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对酒驾是怎么处置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酒驾案件的处理中,主要涉及到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公安机关负责酒驾的查处、初步调查等工作,而司法机关(主要是检察院和法院)则在后续的起诉、审判等环节发挥作用。司法部主要负责司法行政工作,并不直接参与酒驾的具体处置,但会在相关法律执行和司法保障等方面有一定关联。 酒驾在法律上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两种情况,它们对应的处置方式有所不同。 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五款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综上所述,酒驾无论是从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角度,后果都比较严重。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勿酒后驾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