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是否需要立案?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跟别人起了冲突,好像给对方造成了一定伤害。我现在特别担心这种情况会不会被立案,我不太清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立案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到底会不会立案,有啥依据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 #立案标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未成年犯罪是有可能被立案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犯罪”和“立案”这两个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刑法规定,做出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而立案呢,就是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否立案,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这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也适用该规定。不过,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我国还有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原则。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更加注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尽量采取非刑罚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比较严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司法机关会进行立案。比如,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或者在立案后作出不起诉等处理。例如,对于初次犯罪、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的未成年人,可能会给予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等处理,而不进行刑事立案。 总之,未成年犯罪是否立案,要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情节以及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法律在保障社会秩序的前提下,也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未来发展,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