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面临终身禁业该怎么办?


当未成年人犯罪后面临终身禁业的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我们要明白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目的是给未成年犯罪者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避免他们因为年少时的错误而在未来的人生中受到过度的阻碍。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行业基于其特殊性和对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考虑,会对有犯罪记录的人员进行限制。例如,教育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这种规定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教育环境的纯净。当未成年人犯罪后,如果涉及到这类行业的禁业限制,首先可以确认自己的犯罪记录是否符合封存条件。如果符合,可要求相关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对犯罪记录进行封存。如果是因为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而得知犯罪记录并实施禁业,要了解其查询的合法性和依据。若认为该单位的查询不符合规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要求其对单位的查询行为进行审查。此外,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不受犯罪记录限制的行业重新开始。在选择新的职业方向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提升自己在新领域的竞争力。同时,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努力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用实际行动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总之,虽然未成年犯罪面临终身禁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通过合法途径和自身的努力,还是有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