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有什么程序?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听说他在外面好像犯事了。我特别担心,也不知道未成年犯罪处理会走什么程序。想了解一下从发现犯罪到最终处理,整个过程是怎样的,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和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法律问题,在处理时适用专门的程序,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以下将详细介绍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程序。 首先是立案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后,会审查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了审查是否符合一般的立案条件外,还会重点考虑是否有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的可能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案件,应当严格审查。 其次是侦查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会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方式。例如,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如果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在侦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在熟悉和信任的人的陪伴下接受讯问。 接着是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会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是否提起公诉。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如果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人民检察院还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认识错误,改过自新。《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程序有详细的规定。 然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会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审判方式。例如,不公开审理,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在法庭上,会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通过庭审活动,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危害。并且,在量刑时,会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后是执行阶段。对于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会在专门的少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在执行过程中,会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通过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同时,还会定期对未成年人进行评估,根据其表现适时调整改造措施。 总之,未成年犯罪程序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通过这些程序,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