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签约后就必须发工资吗?
我刚和一家事业单位签了约,但还没正式上班,单位也没发工资。我想知道是不是签了约就该发工资呀,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探讨事业单位签约后是否就要发工资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工资,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这里面强调了“付出劳动”这个关键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也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从这些法律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工资的支付与劳动者提供劳动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与劳动者签约,只是双方建立了一种劳动关系的意向和约定。但在劳动者实际开始工作,也就是付出劳动之前,单位并没有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 比如说,你和事业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但合同中约定了入职时间,在你还未到入职时间,没有为单位提供任何劳动时,单位不发工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然而,如果合同中有特殊约定,比如约定签约后即便未开始工作也发放一定的报酬,那么单位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因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所以,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签约后不一定要发工资,关键要看劳动者是否实际付出了劳动以及合同中是否有特殊约定。如果劳动者已经开始工作但单位未发工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