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解成功后还需要做判决吗?


在探讨离婚调解成功后是否还需要做判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离婚调解的概念。离婚调解是指在离婚过程中,由法院等相关机构主持,促使夫妻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程序。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当离婚调解成功时,法院通常会制作调解书,而不是判决书。 这是因为调解成功意味着夫妻双方已经自愿就离婚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双方的真实意愿。而判决书往往是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由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决的结果。既然调解已经成功,就没有必要再通过判决来处理离婚事宜。 调解书和判决书在法律效力上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一旦双方签收了调解书,就相当于这份调解协议对双方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双方都需要按照调解书中约定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比如,如果调解书中约定了财产的分割方式,双方就必须按照这个约定进行财产分割;如果约定了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和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双方也需要遵守。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存在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那么法院可能不会依据该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甚至可能会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在正规的调解程序中,法院会严格审查调解是否符合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离婚调解成功后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而不是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判决了。但如果出现违反自愿原则或法律规定等特殊情形,法院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