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前需要先撤诉吗?


在探讨申请仲裁前是否需要先撤诉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撤诉和仲裁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撤诉,通俗来讲,就是原告向法院表示撤回自己的起诉,不再要求法院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而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也就是说,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当涉及到申请仲裁前是否要撤诉的情况,需要分不同情形来看。如果案件已经进入了法院的诉讼程序,并且双方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先撤诉的。因为仲裁和诉讼是两种相互排斥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不能同时通过这两种途径来解决同一纠纷。一旦一方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另一方再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法院已经受理了,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然而,如果双方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即使之前起诉了,也无法直接申请仲裁,因为仲裁的启动需要双方有明确的仲裁意愿表示,即仲裁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若想通过仲裁解决纠纷,需要先与对方达成仲裁协议。若不想继续诉讼,可以申请撤诉;若还不确定是否走仲裁途径,也可以等待法院的审理结果。 所以,申请仲裁前是否需要先撤诉,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以及案件所处的具体阶段。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仔细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诉以及何时申请仲裁。如果自己无法确定,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