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调解时派出所人员不在一起调解吗?
我和邻居发生了纠纷,报了警后派出所的人来了。可他们好像没有要把我们双方叫到一起调解的意思,我就想知道,在处理邻里纠纷调解的时候,派出所人员按规定是不在一起调解吗?我不太懂这方面的规定,就怕自己权益受影响。
展开


在处理邻里纠纷调解时,派出所人员既可以选择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调解,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与双方沟通调解,这并没有绝对的规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调解的具体形式,但在一起调解有其明显的优势。 在一起调解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当面表达自己的诉求、意见和想法,也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观点,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而且在派出所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可以在平等、公正的氛围中进行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一些简单的邻里噪音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在一起沟通,一方可以明确指出噪音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影响,另一方也能解释噪音产生的原因,在派出所人员的协调下,双方可能很快就能达成调整噪音产生时间等共识。 不过,分别调解也有其适用场景。当纠纷双方情绪比较激动,在一起调解可能会引发更激烈的冲突时,派出所人员会先分别与双方沟通,稳定他们的情绪,了解各自的真实想法和底线。待双方情绪平复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双方召集在一起进行协商。比如在一些因邻里土地界限引发的纠纷中,双方积怨已久,见面就容易争吵,这种情况下分别调解就更为合适。 总之,派出所人员会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灵活选择调解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妥善解决邻里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