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包括哪些?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下面来详细说说它的客观要件。 首先,要有伤害行为。伤害行为就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里的“非法”很关键,意思是这种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比如,医生为了治疗疾病给病人做手术,这虽然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但这是合法的医疗行为,不属于伤害行为。而像随意殴打他人、使用凶器伤人等行为,就是非法的伤害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精神,这种伤害行为通常表现为作为的形式,也就是主动去实施伤害动作,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作为也可能构成伤害行为。比如,负有保护他人健康义务的人,在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却故意不救助,导致他人受伤,也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 其次,伤害行为必须造成了他人的身体伤害结果。伤害结果包括轻伤、重伤和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重伤则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关于轻伤和重伤的具体标准,有相关的鉴定标准文件来进行界定,司法实践中会依据这些标准来判断伤害的程度。比如,一个人被他人打伤,经过专业的法医鉴定,确定为轻伤二级,那么加害人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最后,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伤害结果必须是由伤害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伤害结果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伤害行为的直接后果,那么就不能认定加害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例如,甲打了乙一拳,但乙本身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乙因为这一拳诱发心脏病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专业的鉴定和分析,来判断甲的殴打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因果关系,甲可能要对乙的死亡承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如果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可能只对乙的一般伤害后果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包括非法的伤害行为、造成的身体伤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些要件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证据来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