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偷税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些税务方面的事情,心里有点担心会不会和偷税罪沾上边。我想搞清楚偷税罪的客体到底是指什么,还有它的客观要件具体包括哪些。就是想明确一下在法律上,什么样的情况会被认定为偷税罪,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逃税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偷税罪现在已被逃税罪所取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对逃税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进行分析。 首先说客体。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税收征管制度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向纳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制度,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确保税收的顺利实现。逃税行为就是对这种制度的破坏,使得国家无法按照规定获取应有的财政收入,影响了国家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投入。例如,企业本应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税款,这就直接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破坏了税收征管制度的正常运行。 再来看客观要件。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来说,“欺骗、隐瞒手段”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虚假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而“不申报”是指应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不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对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就达到了逃税罪的入罪标准。另外,如果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同样构成逃税罪。 了解逃税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有助于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避免陷入法律风险,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征管秩序和财政收入的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