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那么,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本单位财物”。这里的本单位财物,包括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和财产性利益。从常见的形态来看,它包括有形财物和无形财物。有形财物很好理解,像公司的设备、原材料、产品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看到、摸到的物品。比如,一家工厂的员工,利用自己负责保管原材料的职务便利,偷偷将工厂的钢材运出并卖掉,这钢材就是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无形财物则是指那些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具有经济价值的财物,例如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如果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研发的软件代码私自复制并出售给其他公司,这种软件代码就属于无形财物,也可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对象。 另外,财产性利益也可能成为职务侵占罪的对象。财产性利益是指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利益,比如债权、股权等。比如,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对其他企业的债权私自转让给自己或者他人,从而获取利益,这种债权就是财产性利益,也在职务侵占罪的对象范围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明确了职务侵占罪的处罚,也从侧面反映了职务侵占罪对象的重要性。 总之,职务侵占罪的对象范围比较广泛,涵盖了本单位的各种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明确这些法律规定,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单位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