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担保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担保合同该怎么写?


在探讨口头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和担保合同的写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担保合同的基本概念。担保合同是指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当债务人还不上钱的时候,由担保人按照约定来还钱。 关于口头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虽然法律规定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对于担保合同而言,口头担保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很难举证证明担保合同的存在以及具体的担保内容。在司法实践中,仅有口头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很难证明担保关系的成立,法院一般也不会轻易认定口头担保的效力。例如,在一些案例中,债权人声称债务人有第三人提供了口头担保,但第三人否认,而债权人又无法提供其他证据,最终法院没有支持债权人要求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的请求。 接下来看看担保合同该怎么写。一份完整的担保合同通常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合同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要明确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能够确定合同的主体,确保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准确找到相关责任人。 其次,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这是担保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明确担保所针对的具体债务是什么,债务的金额是多少。比如,是为一笔借款提供担保,就要写明借款的金额、借款的用途等。 然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明确债务人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需要履行债务,这关系到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起始时间。如果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债务,担保人就可能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再者,担保的方式。担保方式主要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不同的担保方式,担保人承担的责任不同,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确约定。 另外,担保的范围。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合同中应明确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范围,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最后,还可以约定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违约责任可以规定在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可以选择协商、仲裁或者诉讼等。 总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建议在进行担保时签订书面的担保合同,并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