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进行个人信息采集?
我现在是一家公司的人事,公司有招聘非全日制员工的打算。但我不太清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是否和全日制用工一样需要进行个人信息采集。不采集怕不符合规定,采集又担心是否有必要,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要求。
展开


在探讨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个人信息采集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这种用工形式灵活便捷,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 对于个人信息采集,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法律合规角度来看,一定程度的个人信息采集是必要的。首先,用人单位需要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情况,这有助于正常的工作安排和管理。比如,知晓劳动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工作中有相关事宜能及时沟通;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判断其是否能胜任工作等。 从法律层面来说,虽然没有专门针对非全日制用工个人信息采集的明确条文,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必然要对劳动者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这就涉及到个人信息的采集。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对用人单位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作出了规范。该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过度处理。所以,用人单位在采集非全日制劳动者个人信息时,要确保是基于合理的工作需要,并且要保障劳动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用人单位采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个人信息是合理且必要的,但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一般可以采集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用工关系和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用人单位不能随意采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信息,更不能泄露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