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抚恤金发放标准是什么?


抚恤金是国家在某些特定人员离世后,给予其家属的一种经济补偿。不同身份的人员,抚恤金发放标准不同。 以企业职工为例,依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丧葬抚恤金包含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两部分,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一次性发放。丧葬补助金标准较为统一,以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发放2个月。比如,若某省2023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0元,2024年该省企业职工丧葬补助金就是5000×2 = 10000元。 抚恤金计算相对复杂,区分退休人员和在职员工,且与缴费年限、养老金领取年限等因素有关。在职员工方面,缴费年限不满5年,发放基数×3个月;缴费年限5至10年,发放基数×6个月;缴费年限10至15年,发放基数×9个月;缴费年限超过15年,每多缴纳1年,便多领1个月,最多不超过24个月。退休人员最低可领9个月,缴费年限超过15年,每多缴纳1年,便多领1个月,另外,每领取1年养老金,抚恤金可领月数需要减少1个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按照《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执行,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此外,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会在2023年基础上提高,但具体标准国家还未完全明确。 相关概念: 丧葬补助金:是在人员死亡后,给予家属用于丧葬事宜的补助费用,这里以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算基数发放一定月数。 抚恤金计发月数:根据不同身份人员的缴费年限、养老金领取情况等确定发放月数,以此计算最终能领取的抚恤金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