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勘验物证或者现场是在什么阶段?
我有个官司涉及到物证和现场情况,但不太清楚法院勘验物证或现场是在哪个阶段进行。这对案件的走向感觉挺关键的,我就想了解一下,法院一般是在诉讼的哪个环节开展这个勘验工作呢,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呀?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勘验物证或者现场这一行为通常发生在案件的审理阶段。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勘验。勘验就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到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所在地或者发生争议的现场进行查验、拍照、测量等活动。比如在一些侵权案件中,现场的状况、物证的特征等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至关重要,法院就可能会进行勘验。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勘验是有相关规定的。根据该法第八十三条,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而从诉讼阶段来看,在立案之后,进入到正式的审理程序时,如果案件需要通过勘验来查明事实,法院就会安排勘验。一般是在当事人提出相关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启动。例如,在建筑工程纠纷案件中,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存在争议,当事人申请对工程现场进行勘验,法院审查后认为该勘验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就会在审理过程中安排进行。法院通常会根据案件的进展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勘验的时间,以保证能够获取准确、有效的证据,公正地审理案件。总之,人民法院勘验物证或者现场主要是在案件的审理阶段进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司法公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