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贿赂金额达到多少会被定罪?
我最近对法律这方面比较关注,尤其是个人贿赂金额的定罪标准这一块。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到底个人贿赂金额达到多少才会被认定为犯罪呢?是有一个固定的数值,还是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希望能了解得详细一些。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个人贿赂行为的定罪金额有明确规定。 首先,如果是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行贿,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数额达到或超过人民币三万元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以行贿罪论处,并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另外,若行贿数额在人民币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但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同样依法追究责任:一是对三名及以上人员实施行贿;二是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三是通过行贿手段谋求职务晋升或岗位调动;四是向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行贿,并实施非法活动;五是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性;六是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但未达一百万元。 如果是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行贿,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其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为六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 。 总之,法律对于贿赂行为持严厉打击态度,定罪不仅仅看金额,还会综合考量各种情形。在实际生活中,大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概念: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