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补办的流程是什么?


个人档案是记录一个人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等重要信息的文件集合,在很多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当个人档案丢失需要补办时,以下是通常的流程: 首先是确认档案丢失情况。要尽快向之前档案存放的单位或机构核实档案是否确实丢失,比如学校的档案馆、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等。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现场询问的方式进行查询。 接下来是准备补办材料。不同阶段的档案所需材料不同。学生时期的档案,补办高中档案需要联系原高中学校,一般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件,学校会协助补办入学登记表、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补办大学档案,要前往原毕业院校,通常要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学校会补办入学通知、学籍卡、成绩单、学位授予证明等材料。 工作经历档案方面,若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过,需到原单位人事部门申请补办,提供身份证、工作证、劳动合同等,单位会补办入职登记表、工资审批表、岗位变动表等。在民营企业工作过的,可到当地人才市场咨询补办事宜,可能需要提供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等。 然后是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补办材料提交给相关单位或机构,填写档案补办申请表。表格中一般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档案丢失情况说明等内容。 之后是审核与补办。相关单位或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和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补办档案材料。审核过程中可能会要求补充一些其他材料。 最后是档案存放。补办完成后,要将档案存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是学生,可以暂时存放在学校;如果已参加工作,可存放在工作单位(具备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或者当地人才市场。 依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所以在补办和存放档案时,要确保选择合法合规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