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是个体工商户,一直搞不太清楚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该怎么算。每次到申报的时候都很头疼,也不知道自己该交多少税。想了解下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计算公式到底是怎样的,能不能给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指在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下面为您介绍常见的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公式。 一是定期定额征收方式。这适用于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和县以上税务机关(含县级,下同)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收管理。这种方式下,税务机关会直接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不涉及具体公式计算。例如,税务机关核定某个体工商户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元,那么该纳税人每月就按照这个定额来缴纳。 二是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1 - 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其中,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应税所得率则根据不同的行业,由税务机关规定一定的幅度标准。之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相关依据为《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和《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等。不同的地区可能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上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您在实际操作时,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