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办理遗产继承的流程是什么?


个人办理遗产继承流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以下将详细为您进行介绍。 首先是确定遗产范围。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常见的遗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等。所以,要办理遗产继承,第一步就是明确被继承人留下了哪些合法财产。 接着是确定继承人。继承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继承则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及继承份额。如果有遗嘱,且遗嘱合法有效,那么就按照遗嘱来确定继承人。 之后要进行财产评估。对于一些价值较高的遗产,如房产、车辆等,可能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实际价值。可以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会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对遗产进行估价。 然后办理继承公证。继承人需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办理时需要提供一系列材料,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遗产的产权证明、遗嘱(如果有)等。公证处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继承人的身份和继承的合法性。经过审核无误后,公证处会出具继承公证书。 最后是办理财产过户或交付手续。如果遗产是房产,继承人需要持继承公证书、房产证等材料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如果是银行存款,需要持相关证明到银行办理存款的提取手续等。通过这些手续,将遗产正式转移到继承人名下。 总之,个人办理遗产继承流程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继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