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期限合同效力规定是怎样的,权益该如何保护以及有哪些合同解除方式?


首先来说附期限合同的概念。附期限合同就是当事人在合同里设定一个期限,把这个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依据。比如约定三个月后合同生效,那三个月期限到了合同就开始生效。 关于它的效力规定,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这就是说,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到了约定的生效期限,合同才开始有法律效力;附终止期限的合同,期限一满,合同效力就没了。 再讲讲权益保护方面。在签订附期限合同前,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清楚期限的设定以及相关权利义务。如果对期限有疑问,要及时和对方沟通,甚至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合同生效后,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监督对方履行义务。要是对方违反合同约定,损害到自己权益,要保留好证据,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 合同解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协议解除,就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解除合同。这体现了双方意思自治,只要都同意,就可以解除合同关系。 二是约定解除,在合同中提前约定好解除事由,当这个事由出现时,一方就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不过合同最终是否解除,得看有解除权的一方是否行使这个权利。 三是法定解除,当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时,当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六种法定解除事由,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况。 相关概念: 附期限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期限,并把期限到来作为合同效力发生或消灭根据的合同。 协议解除:当事人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在合同中约定一定事由,事由发生时赋予一方解除合同权利。 法定解除:当出现法律规定事由,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