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是怎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我之前在一次意外中受了伤,现在涉及到赔偿问题,需要进行人身损害鉴定。但我不太清楚这个鉴定标准是怎么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我想知道了解这些标准和依据,能让我对自己的伤情鉴定结果有个大概预期,也能在处理赔偿时更有底,所以希望有人能给我解答。
展开 view-more
  • #人身损害鉴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的划分及依据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事务时的重要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人身损害鉴定标准。在我国,比较常用的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个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像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导致的伤残鉴定一般都依据此标准。它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最重)到十级(最轻)。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植物生存状态的,属于一级伤残;而一眼眶骨折后遗眼球内陷2mm以上的,则属于十级伤残。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具体来说,会综合考虑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以骨折为例,不仅要看骨折的部位,还要看骨折后的愈合情况、是否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等。如果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可能评定的伤残等级就较低;但如果骨折导致肢体活动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伤残等级可能就会较高。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而准确的人身损害鉴定结果是确定残疾赔偿金等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进行人身损害鉴定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他们会严格按照鉴定标准和程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鉴定。伤者在鉴定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了解人身损害鉴定标准及其划分依据,对于维护伤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人身损害纠纷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