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刑期五年以上的是否有可能轻判?
我因涉嫌犯罪,法院给出的基准刑期在五年以上。我家庭情况特殊,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而且我在案发后也有积极悔罪的表现。我想知道,像我这种基准刑期五年以上的情况,有没有可能得到轻判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基准刑期五年以上是有可能轻判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轻判。轻判其实就是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判处低于原本可能会判处的刑罚。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了一些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比如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从轻处罚就是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例如,原本基准刑期是五年以上,如果有自首情节,就可能在五年以下进行量刑。 还有立功表现,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比如说,在一个基准刑期为五年以上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揭发了一个重大的犯罪团伙,帮助司法机关破获了多起案件,那么就很有可能获得轻判。 另外,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虽然基准刑期五年以上通常不太符合缓刑条件,但如果存在上述从轻、减轻情节,最终量刑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有可能适用缓刑。所以,即使基准刑期在五年以上,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从轻、减轻情节,就有轻判的可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