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受理前是否可以进行担保?
我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可能面临破产重整。在法院受理破产重整前,有个合作伙伴希望我们为他们的一笔债务提供担保。我不太清楚在这个时间节点能不能做担保,担心会有法律风险,想了解下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探讨破产重整受理前是否可以担保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破产重整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与价值的企业,通过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协调,借助法律强制进行营业重组与债务清理,以避免破产、获得重生的法律制度。担保则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实现债权人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并没有直接禁止在破产重整受理前进行担保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为他人提供担保,只要该担保行为是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已经出现了破产原因,比如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此时进行的担保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特别审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五)放弃债权的。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破产重整受理前一年内,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在破产重整受理后,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该担保行为。这是为了防止债务人在破产临界期内偏袒性地清偿个别债权人,从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所以,在破产重整受理前企业可以进行担保,但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法律风险。如果企业已经出现破产原因,那么在进行担保时需要谨慎,因为可能存在担保行为被撤销的风险。同时,债权人在接受担保时也应当了解债务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避免因担保行为被撤销而遭受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