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需要留意多个重要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履行义务方面。合同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意味着要确保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时间和地点等要求完成相应的交付或服务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要保证货物的质量符合合同约定,数量准确无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到指定地点;买方则要按照约定支付货款。 其次是通知义务。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情况,当事人有义务及时通知对方。比如,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按时履行合同,应当及时告知对方,以避免对方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再者是证据保存。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注意保存与合同履行相关的各种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合同文本、往来的书信、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货物交付凭证、付款凭证等。一旦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这些证据可以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另外,还需要关注合同是否存在变更或解除的情形。如果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出现了法定的变更、解除事由,应当及时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处理。比如,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最后,要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对方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如果发现对方违约,要及时采取措施追究其违约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