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公证有什么危害?
打算和对象结婚了,身边有人建议去做婚前财产公证,但我又有点犹豫,不知道做这个会不会有啥不好的影响,想了解下婚前财产公证可能存在的危害有哪些。
展开


婚前财产公证,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对各自的财产进行公证,确定财产的归属等情况。从常规意义上讲,婚前财产公证本身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危害”,不过可能存在一些大家会比较在意的方面。 从情感层面来看,可能会影响夫妻感情。因为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会让一方或者双方觉得对方对自己不信任,好像还没结婚就开始为离婚做打算了,这样可能会在双方心里产生隔阂,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比如小两口正准备结婚,一方突然提出要做婚前财产公证,另一方可能就会觉得很受伤,认为对方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家人。 从经济成本方面考虑,办理婚前财产公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公证机构会根据财产的价值等收取相应的公证费,这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来说,可能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在公证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相关的材料、配合公证机构的工作等。 从隐私角度来说,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时,需要向公证机构提供详细的财产信息。这些信息会被记录在公证档案中,虽然公证机构有保密义务,但还是存在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一旦信息泄露,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婚前财产公证在法律上是被认可和保护的,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上述一些人们不太愿意看到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