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我家孩子还没成年,但是不小心犯了罪,我特别着急,想知道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这样心里能有个底,也想知道在处理过程中会着重考虑哪些方面,所以来问问大家。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涉及多个重要方面,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要以教育和矫正为主要目的,惩罚只是辅助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会优先考虑通过教育和辅导,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行为,重新融入社会,而不是单纯地给予严厉的惩罚。 其次是分案处理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分离处理,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被拘留、逮捕以及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这是为了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成年罪犯的不良影响,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更有利于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教育和改造。 再者是不公开审理原则。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允许群众旁听,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此原则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和隐私,防止他们因犯罪行为受到过度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为他们的改过自新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是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同时,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确保未成年人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和保护,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这些处理原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旨在帮助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实现健康成长和顺利回归社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