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实施行政许可的原则是什么?

我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申请行政许可的过程中,不太清楚他们实施行政许可遵循什么原则。想知道这些原则能保障我的哪些权益,对整个行政许可流程有什么影响,以及这些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许可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许可指的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实施行政许可有多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合法原则。这意味着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要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来进行。行政机关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随意设定或实施许可。例如,《行政许可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这一原则确保了行政许可行为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其次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要求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则强调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时,要平等对待所有申请人,不偏袒、不歧视。《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能让申请人在平等的环境下参与行政许可申请,避免因不公正的操作而遭受损失。 接着是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要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尽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可以通过统一受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等方式,让申请人少跑路。《行政许可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原则充分考虑了申请人的实际需求,降低了申请成本。 然后是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行政许可法》第七条明确了这一原则,为申请人提供了权利救济的途径,保障了他们在行政许可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了这一原则,维护了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和可信赖性,保护了申请人基于对行政机关的信任而取得的合法权益。 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行政许可制度的基础,保障了行政许可的合法、公正、高效实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