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财产分割的原则是怎样的?


婚约财产分割是指在婚约关系解除时,对双方在婚约期间产生的财产进行合理划分的过程。这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当男女双方的婚约关系无法继续时,就需要明确财产的归属。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婚约财产的范围。婚约财产通常包括彩礼、见面礼、订婚戒指等以结婚为目的而给予对方的财物。这些财物的给予往往是基于双方对未来婚姻的预期。 对于婚约财产分割,我国法律有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在实际分割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一方在婚约解除过程中存在过错,比如有出轨、隐瞒重大疾病等行为,在财产分割时应适当照顾无过错方。例如,过错方给予的彩礼等财物,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少分或者不分。 二是公平原则。要综合考虑双方在婚约期间的实际支出情况。比如,如果彩礼用于双方共同生活开销,或者购买了双方共同使用的物品,在分割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三是遵循当地风俗习惯原则。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婚约习俗,在分割财产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些地方可能有彩礼退还的特定比例或者方式,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参考当地习俗进行分割。 此外,对于除彩礼之外的其他婚约财产,如恋爱期间的小额赠与,一般视为赠与行为,在婚约解除时通常无需返还。但如果是大额的赠与,且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可能会被认定为附条件的赠与,在婚约无法实现时,赠与方有权要求返还。 总之,婚约财产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理。在遇到婚约财产分割问题时,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