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的履行应坚持哪些原则?

我签了一份合同,现在到了履行阶段,不太清楚在履行合同的时候要遵循什么原则。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违反了合同规定,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合同履行原则是怎么规定的,好让我能正确履行合同。
展开 view-more
  • #合同履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坚持一些重要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确保合同顺利履行、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准则。 首先是全面履行原则,这意味着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全面完成自己的义务。比如在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房屋交付给买方,买方则要按照约定的金额和方式支付购房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一规定为全面履行原则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都有义务及时告知对方与合同履行相关的重要信息,并且要积极协助对方履行合同。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如果知道房屋存在一些可能影响承租人正常使用的问题,就应当及时告知承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再者是绿色原则,这是民法典新增的一项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同履行也应当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建筑工程合同中,施工方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是情势变更原则,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当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履行显失公平时,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救济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总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循这些原则,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合法权益的实现。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