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指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合法原则。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都要符合法律规定。从形式上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内容上来说,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在合同中约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也不能规定违法的工作时间等。 其次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要对等。用人单位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定对劳动者明显不利的条款。例如,不能只强调劳动者的义务,而忽视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如果合同显失公平,劳动者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 然后是平等自愿原则。平等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从属之分。双方都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协商,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自愿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双方当事人自己的真实意愿,任何一方不得强迫、欺骗对方签订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不能以威胁、胁迫等手段迫使劳动者签订合同。 接着是协商一致原则。这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充分的协商,在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签订合同。双方不能隐瞒真实情况,要如实告知对方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只有经过充分协商,双方达成一致的合同,才能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益。 最后是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行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例如,劳动者不能伪造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来骗取工作机会,用人单位也不能虚假承诺工资待遇等。 总之,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这些原则,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