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房屋被强拆该如何维权?


如果居民的房屋被强拆,首先要明确强拆行为是否合法。合法强拆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定条件,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比如要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且要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 ,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同时,强制拆迁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还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等。 要是强拆行为不合法,居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维权: 一是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因为公安机关有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责。 二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解决。行政复议是向作出强拆决定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要求其审查和纠正强拆行为;行政诉讼则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请求法院判定强拆行为违法,并要求给予相应赔偿。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三是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强拆前房屋状况的照片、强拆通知、与拆迁方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自己的权益以及强拆行为的违法性至关重要,会对维权案件的胜诉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律师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代理服务,帮助居民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