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有民事赔偿但赔不起,能报减刑假释吗?
我因犯罪正在服刑,之前的案件涉及民事赔偿,可我实在没能力赔偿。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申请减刑或者假释啊?这对我以后的生活很重要,我特别想搞清楚。
展开


在探讨服刑人员有民事赔偿但赔不起是否能报减刑、假释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减刑和假释的基本概念。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假释则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从法律规定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中指出,罪犯积极履行财产刑和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的,可视为有认罪悔罪表现,在减刑、假释时可以从宽掌握;确有执行、履行能力而不执行、不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应当从严掌握。也就是说,如果服刑人员有能力赔偿却不赔偿,在申请减刑、假释时会受到不利影响。 然而,如果服刑人员确实没有赔偿能力,并非主观上不想赔偿,那么不能仅仅因为其未履行民事赔偿义务就完全否定其减刑、假释的可能性。司法机关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表现,包括是否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无立功表现等。如果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即使有民事赔偿未履行,也有可能获得减刑、假释的机会。 但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严肃性,服刑人员需要向司法机关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没有赔偿能力,比如相关的财产证明、经济状况证明等。司法机关会根据这些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以确定是否给予减刑、假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