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间借贷中有哪些法律风险,借贷纠纷的举证要求是什么?

我最近有参与民间借贷的打算,但是又怕其中有风险。而且万一真的出现借贷纠纷,也不知道该怎么举证。所以想了解下民间借贷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以及借贷纠纷的举证要求具体是什么,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民间借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间借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其中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同时在发生借贷纠纷时也有明确的举证要求。 首先,来谈谈民间借贷中的法律风险。其一,借贷主体资格风险。在民间借贷中,可能存在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参与借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与这类主体发生借贷关系,借贷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其二,利息约定风险。很多民间借贷会涉及利息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如果利息约定过高,超出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其三,担保风险。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出借人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但如果担保的形式、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导致担保无效。例如,以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设定抵押,该抵押行为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接下来,看看借贷纠纷的举证要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如果仅仅只有转账记录,而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转账是借款,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同时,对于借款的交付,出借人也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是大额借款,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等有记录的方式交付,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证明款项已经实际交付。借款人如果主张已经偿还借款,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还款证据,如转账记录、收条等。此外,如果双方对利息有约定,出借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利息的约定情况。如果没有书面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自然人之间借贷另有约定的除外。总之,在民间借贷中,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都应当增强法律意识,注意防范法律风险,在发生纠纷时按照法律规定的举证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