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不起诉后再起诉的概率大吗?
我之前涉及一起案件,检察院做出了存疑不起诉的决定。但最近听说有可能会再起诉,我心里一直很忐忑。我想知道在存疑不起诉的情况下,再起诉的概率到底大不大呢?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来让自己安心一些。
展开


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这一概念体现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也就是在证据不确定、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能认定嫌疑人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为存疑不起诉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存疑不起诉后再起诉的概率大小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一方面,如果后续发现了新的重要证据,足以证明嫌疑人构成犯罪,那么再起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里的新证据必须是之前侦查过程中未掌握的,并且能够对案件事实起到关键证明作用。例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原本无法确定嫌疑人资金流向,后续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新的银行交易记录等证据,使得案件证据链得以完善。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出现,再起诉的概率通常较低。因为存疑不起诉本身就是基于现有证据无法达到起诉标准而作出的决定。司法机关不会随意进行再起诉,否则会损害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 此外,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也会影响再起诉概率。对于一些复杂的刑事案件,如涉及高科技犯罪、跨国犯罪等,由于调查难度大,可能存在后续发现新证据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简单的刑事案件,证据相对固定,再起诉概率可能就较低。 总体而言,存疑不起诉后再起诉的概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再起诉时,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情况,确保每一个决定都经得起法律和事实的检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