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已经判了缓刑,处罚金没交会被收监吗?


当法院判处缓刑后,若处罚金未交是否会被收监,需要从多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缓刑和罚金的概念。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而罚金则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它属于财产刑的一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未缴纳罚金并不必然导致被收监。因为罚金刑和缓刑是不同类型的刑罚执行方式。缓刑的执行主要是考察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否遵守相关规定,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等。 但是,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因为未缴纳罚金,被法院强制执行,而犯罪分子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就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旦构成此罪,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如果是因为经济困难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缴纳罚金,犯罪分子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法院裁定后,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这样就不会因为未缴纳罚金而面临被收监的风险。总之,判了缓刑后处罚金没交是否会被收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