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债权凭证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我涉及到一些债权债务纠纷,法院给了债权凭证。但我不太清楚这债权凭证制度靠不靠谱,它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我想了解下债权凭证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好让我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债权凭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债权凭证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因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或人民法院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仍无法实现债权,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意愿制作的证明其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的权利证书。 首先,债权凭证制度在证明力方面存在问题。从本质上看,债权凭证其实就是一种执行程序中的衍生证明。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据相关事实和证据来认定债权债务关系并发放债权凭证。然而,这一认定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在一些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判断难度较大,法院可能基于不完整或错误的证据发放了债权凭证。这就可能导致债权凭证所证明的债权与实际情况不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债权凭证所依据的证据存在问题,其证明力必然大打折扣。 其次,债权凭证的效力也存在不确定性。债权凭证发放后,其效力的持续时间和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一方面,债权凭证的有效期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债权凭证发放后,随着时间推移,相关证据可能灭失,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债权凭证的执行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债权凭证的适用范围也不清晰。比如,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债权,如自然之债、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等,是否可以发放债权凭证,以及发放后如何执行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再者,债权凭证制度可能影响执行效率。发放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执行效率,避免执行案件久拖不决。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债权凭证的存在,法院可能会将执行案件暂时搁置,等待有执行条件时再恢复执行。这就导致执行案件的周期被拉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得到实现。而且,债权人在持有债权凭证后,可能会过度依赖法院的执行,自身缺乏积极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动力,进一步影响执行效率。 最后,债权凭证制度对当事人权益保护存在不足。对于债权人来说,虽然获得了债权凭证,但并不意味着债权能够得到实际清偿。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却无法找到被执行人财产的情况,导致债权长期无法实现。对于债务人来说,债权凭证的存在可能会给其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负面影响。因为债权凭证的发放意味着债务人的债务处于持续未清偿状态,可能会影响其信用记录和社会声誉,而这种影响可能与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能力并不相符。 综上所述,债权凭证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的问题,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设计,以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执行效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