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签约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买房签约前,有多个重要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审查开发商的相关证件。这主要是指“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依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的要求。只有具备这些证件,才意味着开发商的销售行为是合法合规的。若开发商缺少相关证件,购房者可能会面临房屋无法交付、无法办理产权证书等风险。 其次,要明确房屋的基本信息。包括房屋的位置、面积、户型、朝向等。合同中对于房屋面积的约定要清晰,特别是对于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 再者,要关注购房款及付款方式。明确购房款的总价、付款方式(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贷款付款等)、付款时间和节点。同时,要注意合同中关于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约定。一般来说,双方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购房者逾期付款,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另外,要重视交房时间和条件。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房的具体时间和交付房屋时应达到的条件,如通水、通电、通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以及房屋质量的验收标准。若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房,购房者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 最后,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对于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特别是涉及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重要内容,要认真阅读,确保自己理解并接受。如果对某些条款存在疑问或不满意的地方,应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