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首先是申请环节。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要是一方拒绝履行,那么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这里所说的法律效力的文书,像我们常见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还有刑事方面的判决、裁定等都包含在内。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接着是法院受理阶段。法院会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在申请复议环节,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之后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要是逾期不履行,就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最后是采取强制措施。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
申 请强制执行需要准备相关材料,例如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加盖公章;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由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且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不得使用复印件。还有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的,要一并提供委托代理资料等。
相关概念:
强制执行申请书:是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法律文书,里面要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等内容。
执行通知:是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通知。
强制措施:是法院为了保证执行顺利进行,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的诸如查询、冻结、划拨等手段。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