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东诉讼解散公司的流程是什么?


小股东诉讼解散公司,是在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小股东可行使的一项权利。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流程。 首先是提起诉讼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小股东需要撰写起诉状,明确原告(小股东自身)和被告(公司)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就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同时要详细阐述事实和理由,比如说明公司经营管理出现的严重问题,像长期无法召开股东会、董事会陷入僵局等情况。 然后是法院受理阶段。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若符合,会在规定时间内立案,并通知小股东缴纳诉讼费用。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接下来进入审理阶段。在审理过程中,小股东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证据可以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财务报表、会议记录等,用以证明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以及继续存续会对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公司能够证明通过其他途径可以解决当前问题,法院可能会不支持小股东解散公司的请求。 最后是判决与执行阶段。如果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股东的诉求合理,会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判决生效后,公司就要进入清算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如果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