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撞后责任认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被车撞后责任认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是报警与现场处置。在被车撞后,应立即报警,交警会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工作,包括绘制现场图、拍摄现场照片等,以此来固定证据,准确记录事故发生时的车辆位置、刹车痕迹、碰撞部位等重要信息。此外,交警还会对事故当事人和相关证人进行询问,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相关情况。这一系列工作都是为后续的责任认定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现场处置、调查。 接着是检验、鉴定环节。如果事故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车速、碰撞痕迹等进行专业的检验、鉴定,交警部门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机构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检验、鉴定报告。一般情况下,检验、鉴定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若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需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然后是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警部门根据现场勘查、调查询问以及检验、鉴定等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来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最后,如果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复核申请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复核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