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侵权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产品质量侵权指的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侵权责任。下面从多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对于什么是缺陷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给出了明确的界定。缺陷产品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比如,一个电器产品漏电,这就属于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可认定为缺陷产品。 在责任主体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遇到产品质量侵权时,既可以找商家,也可以找厂家索赔。 关于赔偿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七条有相关规定。对于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对于财产损害,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在举证责任方面,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需要证明购买了该产品、产品存在缺陷、自身受到了损害以及产品缺陷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不过,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最后,关于诉讼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