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公证后还需要婚前协议吗?
我和对象准备结婚,已经去做了财产公证,把各自的财产情况都明确了。但朋友说最好再签个婚前协议,我有点疑惑,都做了财产公证,还有必要再弄婚前协议吗?想了解下二者的区别和作用。
展开


财产公证后是否还需要婚前协议,这要从二者的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依据等方面来分析。 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婚前财产公证中,主要是对夫妻双方婚前的个人财产的范围、权利归属等情况进行证明。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该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也就是说,财产公证具有很强的证明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财产的归属。 婚前协议则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婚前协议可以约定的内容更为广泛,除了财产的归属,还可以对婚后的财产管理、债务承担、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约定。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虽然财产公证已经明确了婚前财产的归属,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婚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更细致的约定,例如婚后财产的增值部分如何分配、一方在婚姻中出现过错时的财产处理等。所以,即使做了财产公证,签订婚前协议仍然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为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减少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