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犯罪被批捕后无罪的比例是否很小?
我有个朋友最近被批捕了,家里人都很着急,觉得一旦被批捕可能就很难证明他无罪了。我们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这种被批捕后最后又能判定无罪的情况是不是真的比例特别小啊?想了解下具体是怎么回事。
展开


涉嫌犯罪被批捕后,最终被判定无罪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首先来解释一下批捕这个概念,批捕就是批准逮捕,简单说就是司法机关认为嫌疑人有实施犯罪的可能,符合一定条件时,决定对其进行逮捕限制人身自由 。 批捕的条件有三个:一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二是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三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当一个人被批捕时,说明司法机关掌握了一定证据指向其犯罪,所以从整体概率讲,构成犯罪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批捕并不代表一定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被批捕后最终无罪的情况。检察院不起诉分为相对不起诉和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是认为构成犯罪,但情节较轻可不予追究;绝对不起诉是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构成犯罪。还有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证据不足等情况,也会判决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体现了疑罪从无等法治原则。虽然实践中被批捕后无罪的比例小,但只要确实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符合无罪的情形,依然可以依据法律获得公正的判定。 相关概念: 批捕:即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 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绝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