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冒用他人申报个人所得税会受到什么处罚?


企业冒用他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来详细分析。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来看,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冒用他人身份申报个税,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比如企业为了虚增成本、减少利润,冒用多个自然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的个税申报,这就违反了这条法律规定,税务机关会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同时根据情节轻重,对企业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其次,从侵犯个人权益的角度,企业冒用他人身份申报个税还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企业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身份信息申报个税,显然侵犯了个人信息权。被冒用者有权要求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要求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若因企业冒用申报个税导致被冒用者在税务记录等方面出现不良影响,被冒用者可以通过向税务机关反映,要求税务机关进行调查核实,更正相关税务记录。同时,被冒用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此外,如果企业冒用他人身份申报个税的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企业冒用他人身份申报个税,若涉及逃避缴纳税款达到一定数额和比例,就可能构成逃税罪,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综上所述,企业冒用他人申报个人所得税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可能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