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涉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两个罪名的处罚情况。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强调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诈骗方法”,也就是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让公众把钱交出来,并且不想归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认定和处罚,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同时,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破坏国家的金融秩序。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